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道桥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4 13:41:1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工作经验,对影响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认为路桥工程项目中各建设、设计单位应认真履行其单位、部门职责,通力合作,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及施工技术,达到施工预期目标和要求。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五”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公路里程将达到230万km,公路作为居民出行、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因此,路桥项目的施工质量亦得到各单位部门重视,既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各类质量事故仍频频发生,如湖南“8•13”塌桥事故、云南昆禄公路路基塌陷等,均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因此,路桥工程质量控制变得愈发重要,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2、 影响因素分析

  2.1道路勘测设计质量不达标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库,建设项目比较多,设计条件又比较差,设计人员技术、力量也不足够,设计任务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项目多方案选择,而国外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产业政策明确、法律法规完善、设计程序合理、评估机构经验丰富、设计人才众多、项目库完备充实、设计使用的设备和软件先进,因而设计质量较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设计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2.2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1)建设单位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没有真正全面实施。如有的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有的项目未实行监理制,仍是内部监理,或指挥部领导下的监理,监理水平不高,力度不够。

  2)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指挥部是业主临时抽调相关单位人员凑成的,或以市公路局为主组建,或以市交通局为主组建,存在临时的思想观念,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较为薄弱。

  3)建设单位缺人才、少设备、没经验。如少数建设单位没有懂土建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检测设备和手段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管理人才或是管理人员对施工不熟悉,既无大型项目施工管理经验,也无足够的管理能力。

  4)建设单位过分追求利润。有的一再压低承包价格,致使施工单位若按国家相应施工与验收规范施工则无利可图,施工单位势必在偷工减料、以次代好上下功夫;有的强行向施工单位指定关联材料供应商,以次充好。

  5)建设单位肢解工程。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等分别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中彼此缺乏沟通与协调,致使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2.3工程监理机制不健全、监理人员素质低

  1)监理机构不具有独立性或只是相对独立。一个成熟的监理市场应是监理机构作为一种独立的中介机构存在,而不是挂靠在公路建设部门,具有双重身份,对外是监理,对内仍是一家。

  2)监理机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三百六十行,行行可设公路建设监理机构,人人去做公路建设监理。隔行如隔山,匆匆上岗,怎么监理?

  3)监理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业务难以开展。监理人员人事上仍要接受原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仍要承担原单位分配的业务量,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监理工作,从而影响监理质量。

  2.4施工过程中组织与管理不到位

  1)领导缺乏质量意识,管理措施不得力。有些企业领导认为质量管理是主管领导、主管职能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的事,基层人员只求把任务量完成,这样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不扎实,难以到位。此外,承包商将工程分包,甚至层层分包,使工程质量难以控制。

  2)承包商盲目赶工期、抢速度。网络计划技术有助于施工单位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和人、料、机的优化,盲目按照上级意图,追求“政绩工程”和“献礼工程”,为提前通车而抢工期;二是因前期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计划进度严重滞后,为抢进度而赶工期。

  3)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能力差。有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只图完成任务量,满脑子赶进度,质量意识较差;施工人员来源复杂,特别是临时工未经培训就上岗,很可能成为质量事故的温床。

  4)机械装备程度及设备完好率低。现代化的施工企业已不再是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水平由机械化程度、技术装备率、设备完好率、机械利用率及机械操作正确性来衡量。

  5)原材料选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