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采购招标 >> 正文
浅谈如何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作者:杨伟文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0-3-25 10:37:31
存储容量之和,而它的访问带宽则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各个物理存储体的访问带宽之和。

  虚拟存储技术是用一种设备来完全模拟另一种物理设备的存储方式。比如,在虚拟存储中,可能用一个磁带驱动器来模拟一个物理的磁盘或磁盘子系统。在这种虚拟存储架构中,互相独立的虚拟设备和物理设备都可以被当作同样的存储设备来访问。虚拟存储是灵活的、具有可伸缩性的,它不仅具有更好的可管理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存储用户节省极大的投资。

  虚拟存储是将存储系统虚拟化,在存储系统的基本物理存储单元层到应用层之间增加一个或多个硬件的或软件的虚拟层,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环境中更方便、更经济地使用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实际上是逻辑存储,是一种智能、有效地管理存储数据的方式。虚拟存储克服了物理存储的局限,它可以把物理设备变成完全不同的逻辑镜像,呈现给用户,既充分利用了物理设备的优势,如高性能、高可用,又打破了物理设备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从用户角度看,使用存储空间而不是使用物理存储硬件,管理存储空间而不是管理物理存储部件,这就是虚拟存储化的概念。

  2 虚拟存储化特点

  2.1 使存储设备管理简单化

  虚拟存储化技术,让用户以自主、自动的方式在磁盘或者磁带上存储数据,使系统管理员不必再操心后端,只要关注于存储空间管理即可。在虚拟化环境中,所有的存储管理操作,例如系统升级、建立和分配虚拟磁盘、改变RAID级别、扩充存储空间等都可自动实现,存储管理变得轻松简单。虚拟存储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集中管理的手段,由网络中的一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由于存储设备扩充所带来的管理方面的麻烦。

  2.2 有较好的设备兼容性

  虚拟存储技术为存储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中管理使用,保障了用户以往购买的存储设备的投资,在存储设备的开支上可以节省一笔不小费用。

  2.3 在视频点播系统中应用优势明显

  虚拟存储对于视频点播系统最有价值的特点是:可以大大提高存储系统整体访问带宽。存储系统是由多个存储模块组成,而虚拟存储系统可以很好地进行负载平衡,把每一次数据访问所需的带宽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存储模块上,这样系统的整体访问带宽就增大了。例如,一个存储系统中有两个存储模块,每一个存储模块的访问带宽为50MBps,则这个存储系统的总访问带宽就可以接近各存储模块带宽之和,即100MBps。这种带宽特点用于传送非图像文件时更显速度优势。

  3 虚拟存储技术种类

  根据主机、存储设备和存储网络所处的位置,虚拟存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于服务器主机的虚拟存储、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存储、基于网络的虚拟存储。三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同条件的图书馆可根据实际选用。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存储方式。

  4 虚拟化存储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应用

  近年来,各馆都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目前图书馆数字资源占图书馆馆藏的比重越来越大,数字图书馆已从概念发展到实际应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一般包括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数字古籍、多媒体视频数据等。国内提供数字图书资源的公司有:北京世纪超星公司,图书量已达80万册,容量为8TB左右;北京书生之家公司,容量为5TB;北京国图,图书量为20万册,总容量为2TB;北大方正,数据容量1TB左右。数字期刊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有三家,分别是清华同方、重庆维普公司和万方数字期刊,他们各自的电子期刊总容量都在1TB以上。就高校图书馆而言,一般都采购有几家的数字资源产品,数字资源总存储量在十几个TB左右,而且每年都会购买新的数字图书和数字期刊,新增存储容量也有数个TB。这种数据量的增加光靠购买新的设备是不可能的,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可以一定程度解决数据存储问题。由此可见,图书馆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最大的受益者,虚拟存储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无疑极大地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由于虚拟存储具有的特点,虚拟存储技术正逐步成为共享存储管理的主流技术,其具体应用如下:

  数据复制。在数据复制方面已经发展出多种镜像方法。许多存储供应商提供三层镜像结构,有的公司甚至能够提供4层镜像结构。全面镜像能在另一个驱动器上产生完全相同的副本。有时,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存在的副本驱动器,通过IP地址相连能产生远程或异步副本,实现远距离数据迁移,这对于不同规模的图书馆来说,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数据灾难恢复工具。

  实时数据恢复。利用磁带来还原数据是数据恢复工作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