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铁路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风险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1 15:04:4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者可以承受,哪些要采取应对措施。风险分析就是对识别出来的主要风险事件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和风险相关的因素有3个:风险事件、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量。在铁路信息系统的开发中用权重表示实际的开发费用。为了量化各风险事件的影响,将其分为5个等级,用数字1—5表示,并且随着数字的增加权重增大,如表1所示。

  铁路信息系统中的风险事件产生的最大风险损失量是100%X 5=5,其中有3个风险事件是系统开发负责人需要特别关注的:系统的规模——由于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对铁路业务不熟悉导致对信息系统规模估计的偏差是较高的风险因素;系统的兼容性——铁路各信息系统还没有构成有机整体,若新系统没有较好的兼容性,则会在开发的最后阶段导致高风险的发生;需求变化——在较长的开发周期中需求会发生频繁变化,如果未能及时做出修改将会成为信息系统的较大风险。如果评估中出现评估等级和评估结果不一致,可以采用多次循环评估再取平均值的方法,或者多次循环评估后计算标准方差,从而进行择优判定。

  3 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应对

  在铁路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风险管理的作用是当风险没有发生时,通过采用一种风险最小的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转移风险:当风险发生时,通过采用一种经过反复论证的解决方法,对已经发生的状况做出快速反应,从而尽量减小风险对整个项目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分析找出发生风险事件的原因,消除这些原因可以避免一些特定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减轻对项目的影响,采用风险转移的方法可以减轻风险对系统的影响。在铁路信息系统的项目预算中考虑应急储备金是另一种降低风险影响的方法。接收风险造成的后果,例如,为了避免在使用中造成系统瘫痪的后果,可以考虑建设异地备份中心等。

  结合铁路信息系统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并且灵活采用适合于铁路系统风险的应对措施,以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杨爱华,肖艳颖.运用风险管理终止IT项目失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宋超.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及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7.

  [5]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