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析精细化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9 10:24:3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2.3.4 质量自检制度。质量监察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会。施工队每天进行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2.3.5 制定质量奖罚规定。工程质量评为90分以上给予奖励;工程质量评为80分以下时给予处罚,奖罚到施工队、班、组和个人。

  2.3.6 质量责任终身制。从项目部到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3.7 旁站制度。关键工序实行施工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对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实行旁站。

  2.4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

  2.4.1 工程工艺控制。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2.4.2 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2.4.3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生产指定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优势

  3.1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密切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为构建和谐项目施工创造条件。施工现场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真正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并作为奖金分配的唯一参考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使管理者与操作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化解了矛盾,理顺了关系,稳定了施工人员的情绪,调动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班组是施工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和细胞,每个班组都按标准做好,安全和效益就有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就有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就有保证,为构建标化班组、标化项目、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项目、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施工,强化了施工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提高了施工人员岗位精细化意识,明确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了安全施工;明确了管理者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在于人本管理,强化了管理者的走动巡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规范了管理者的责任标准和行为养成。

  3.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促进文化管理形成。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培养了施工人员精细化作业的习惯,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到位,施工人员按标准主动去做,变成了自觉行为。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逐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由单一制度管理正在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转变。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相信不远的将来文化管理必将会一步步走向现实。

  参考文献

  [1]鲁怀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水利水电施工,2009.05

  [2]周尚民 伍夕国,国际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要点[J].水利水电施工,2009.04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