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电力 >> 正文
关于电力系统与电力市场中风险管理及稳定性的探讨
作者:肖慧群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28 18:14:23
也可以是一种可选择协议,属于期权交易,允许违约。前者形式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但不利于全面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后者则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是当前电力市场中广为采用的远期合同形式。电力市场中新容量的投资、输电线路的阻塞等问题也同样属于风险管理问题。投资、阻塞等风险的管理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稳定性,这些方面的文献目前尚不多见,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4对电力市场稳定性的认识

  4.1问题的本质

  市场稳定性主要研究市场的供需、初始条件或参数的变化是否引起市场行为的性质变化,包括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前者研究厂商规模等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交易能否实现短期内电力的实时均衡,且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后者研究市场规模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系统能否保持充裕的可用发电容量及可用输电容量,以满足供需的长期均衡。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电力市场的安全性和充裕性由市场机制来引导,市场稳定性只能通过交易—投资的竞争运作来实现。竞争参与者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系统越来越接近运行极限,扰动场景更为复杂与不确定,引入大量风险因素,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力市场稳定性都涉及风险管理问题。两种稳定性紧密耦合在一起,成为市场化运营的一大特性。

  4.2存在的问题

  电力是一个投资大、技术壁垒高、建设周期长的行业,发输电总容量的短缺无法在短时间内予以解决。长期均衡若不能保证,短期均衡也就难以维持。市场建立初期,发输电总容量相对富余,长期均衡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5计及风险的稳定性量化分析

  5.1对稳定分析的新挑战,理想的电力市场稳定分析除了满足精确、可靠、鲁棒、快速等要求外,还应该实现:①量化评估和决策;②计算参数空间中的稳定域;③反映风险度,如计及风险的输电费定价;④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的全面评估。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不同参与者都希望掌握其利益在各种扰动下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或紧急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5.4计及失稳风险的输电费定价作为风险管理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本文提出在输电费中应该合理分配失稳风险的观点。输电定价是电力市场有效运转的关键之一。合理的输电定价不但可以正确引导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引导新建电源的布点,减少输电阻塞,也可以激励输电公司有效地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根据输电成本的分摊,输电费的空间、空间分解以及备用机制的不同,现有的输电定价方法可归结为两类,即基于微观经济学的边际成本方法和基于会计学的综合成本方法。它们在处理阻塞问题时一般只计及静态阻塞,而忽视了稳定阻塞和失稳风险。实际上,输电线(特别是联络线)的稳定极限功率往往小于其热极限功率,并且对于支路开断引起的一般过负荷,只要事前做过详细的在线分析,就可以在事件发生后按预定方案消除过负荷,因而过负荷的阻塞代价可以根据无开断时的潮流进行确定性分析。但对于大扰动稳定性来说,故障前的潮流一定不能超过按大扰动确定的稳定极限。因此,应该按对电网的使用程度和所带来的风险来合理确定每笔交易的输电费用。除网损及静态阻塞费用外,输电费中还必须正确反映失稳的风险,以促使电网的公平使用,并为长期规划提供正确的市场信号。上网容量的大小及功率在不同节点的注入,将影响电网的功率流向和潮流分布,进而影响输电网的失稳风险。应该合理地计算失稳风险,确定发电侧竞价上网容量应该承担的风险以及双边交易合同对失稳风险的影响,合理地在各发电商以及各笔合同中分摊风险,以制定出合理的输电价格。

  6结语

  电力市场稳定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短期与长期需协调控制的风险管理问题,基于风险的电力市场稳定量化分析方法可实现稳定性与经济性的优化均衡。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